花絲鑲嵌傳承人程淑美
中國文化產業信息網資訊 時間:2014-08-30 09:56來源:wenchanwang 編輯:wenchanwang
 |
花絲鑲嵌傳承人程淑美
|
|
 |
蝶戀花手鐲
|
|
|
金絲為骨、寶石作飾,一項絕藝,萬千變化。它或是皇帝頭頂象征威嚴的冠冕,或是變身王公貴族腰間不可或缺的金絲軟帶,或是成為后宮佳麗顧盼生姿的金釵步搖,這就是花絲鑲嵌。百年前,此項技藝制作出皇家御用之物,巧奪天工;百年后,它依然代表著傳統工藝與珠寶文化的巔峰之境。
1962年,16歲的程淑美進入北京市工藝美術學校學習花絲鑲嵌。52年過去了,程淑美已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北京花絲鑲嵌制作技藝傳承人、中國工藝美術大師,她全身心地投入到這項“技驚四座”的手藝中,正是她的大膽開拓,讓花絲鑲嵌走出深宮藝更佳。
在通州區,已有4年掐絲經驗的年輕技師將一件作品拿給師傅程淑美品評,程淑美頷首而笑,之前還忐忑不安的年輕人終于舒了一口氣。再看這握不盈掬的小物件,銀絲盤繞、曲卷有度,做工之細讓人驚嘆,而它只不過是一件花絲鑲嵌作品上觀音佛光的火焰而已。花絲鑲嵌技藝可以制作珠寶首飾、文房清玩,更可以制作立體的、有雕塑感的觀音、財神,在眾多題材中,程淑美以制作花絲鑲嵌觀音而聲名遠播,被業界稱為“程觀音”。
眼前的觀音手持凈瓶、法相莊嚴,衣紋流暢,衣帶當風。菩薩的整體要經過制胎來完成。佛光、飄帶、頭巾都是用花絲技藝制作,上嵌五彩寶石。菩薩身上的衣飾花紋則采用了鏨刻工藝。程淑美指著這座“慈航普度觀音像”說:“這個作品從繪圖、制胎、化料、軋片、拔絲一直到鏨刻、點藍,大概要用半年時間,這個時間段還要求制作技師們技藝極為純熟才能完成。”
這件觀音呈現的正是“程氏花絲”的特色,程淑美大膽地將花絲鑲嵌與玉雕等工藝相結合,其立體造型與傳統花絲技藝的融合開創了花絲鑲嵌工藝的新境界。北京工藝美術行業協會及專家委員會將其命名為“程氏花絲”,這一命名既顯示了“只此一家,別無分號”,也昭示著程淑美傳承技藝所達到的深度。
|
|